2022年12月1日是第35個“世界艾滋病日”,,我國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主題是“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”,。強調(diào)每個人都參與進來,攜手應對艾滋病流行帶來的風險與挑戰(zhàn),倡導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,。知“艾”才能無礙,。95%以上通過性途徑感染,性傳播是我國艾滋病傳播的最主要途徑,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信息顯示,,近年來,我國新診斷報告艾滋病感染者中,,95%以上通過性途徑感染,,其中異性傳播約占70%。
國家監(jiān)測數(shù)據(jù)顯示,,男性同性性行為者每100人中約有8人感染艾滋病病毒,,感染風險高。艾滋病感染風險較大的不安全性行為包括:沒有保護的男性同性性行為,、非固定性伴性行為,、有償性行為等。吸食新型毒品會使人嚴重喪失判斷力,,更容易發(fā)生不安全性行為,。
遠離艾滋病,除采取安全性行為外,,還要做到以下幾點:不輕易接受輸血和血制品(如必須使用,,要求醫(yī)院提供經(jīng)艾滋病病毒檢測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);不與他人共用針頭,、針管,、紗布、藥棉等用具,;不去消毒不嚴格的醫(yī)療機構(gòu)或其他場所打針,、拔牙、穿耳眼,、紋眉,、針灸或手術(shù);避免用手直接接觸他人血液和傷口,;不與他人共用牙刷,、牙簽、剃須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膚或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,;不要玩廢舊的針頭,、輸液器等醫(yī)用垃圾,這些都是疾病傳播的隱患,。
當下,盡管公眾對艾滋病的了解逐漸增多,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人談“艾”色變,。事實上,,艾滋病可防、可控,、可治,,談“艾”色變大可不必。日常生活中,,我們與感染者握手擁抱,、共用餐具等行為并不會發(fā)生傳染。雖然艾滋病目前無法根治,,但通過治療,,感染者預期壽命能夠接近常人,預防艾滋病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,。認識艾滋病,、防治艾滋病,不斷增強不被別人感染,、不感染別人,、不相互感染的意識。